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中國廣電 700MHz 頻率遷移招標失敗,5G 之路又遇坎坷

2021-07-14 14:16 通信世界全媒體

導讀:這張 5G 牌照把中國廣電推上了“風口浪尖”。

萬眾矚目的中國廣電 700MHz 頻率遷移招標卻流標了。

7 月 2 日,因有效投標人數量不足 3 家,中國廣電 700MHz 頻率遷移招標宣告失敗。

中國廣電頻率遷移意味著清頻工作的正式啟動,對中國廣電來說是實現 700MHz 正式商用的必經之路。清頻是一項工作量巨大同時又復雜的工作,盡管預算上限為 18 億元,但既要保障 5G 700MHz 網絡建設進度,還要邊建設邊運營,難度可想而知。錢少活多,招標失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對于成立還不到 10 年的中國廣電來說,招標失敗其實也算不了什么。畢竟在探索 5G 發(fā)展這條路上,中國廣電所遇到的挑戰(zhàn)也著實不少。

一張沉甸甸的 5G 牌照

2019 年 6 月 6 日,對于中國廣電而言是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日子。上午 8 點 40 分,時任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景春代表中國廣電接過了時任工信部部長苗圩頒發(fā)的 5G 商用牌照,中國廣電與三大運營商并肩跨入 5G 時代。

而也正是這張 5G 牌照把中國廣電推上了“風口浪尖”。

“非科班”出身的中國廣電憑什么也能拿到 5G 商用牌照?當時有不少人對此感到困惑和不解。如果要追溯原因,或許與中國廣電所擁有的 700MHz 頻段密不可分。2016 年初,廣電總局黨組會議明確將 700MHz 頻段劃給中國廣電,但只是應用于廣播電視業(yè)務;直到《關于調整 700MHz 頻段頻率使用規(guī)劃的通知》出臺,將部分原用于廣播電視業(yè)務的頻譜資源重新規(guī)劃用于移動通信系統(tǒng),700MHz 頻段才真正成為中國廣電建設 5G 的一個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被稱為“黃金頻段”的 700MHz 頻段具有頻率低、覆蓋范圍廣、傳播損耗低、穿透能力強等優(yōu)質特性,適合大范圍連續(xù)網絡覆蓋,可大幅節(jié)省 5G 建設成本,700MHz 頻段因此成為 5G 建設中炙手可熱的存在。與其他三大運營商相比,雖然中國廣電的基建相對滯后,但這也為中國廣電建設 5G 獨立組網增加了許多優(yōu)勢。綜上所述,中國廣電的 5G 藍圖并非是“空中樓閣”。

雖然中國廣電已得到 5G“入場券”,但中國廣電從內容提供商轉向通信運營商,面臨著不少挑戰(zhàn)。沒有長期的移動通信網絡規(guī)劃、業(yè)務模式部署經驗,沒有專業(yè)的通信人才和技術,沒有足夠的資金,四分五裂的行業(yè)格局,中國廣電拿什么建 5G?

機不可失的“翻身”機會

時間回溯到 2014 年,那一年,中國廣電橫空出世,但彼時的中國廣電只負責全國范圍內與有線電視網絡相關的業(yè)務。直到 2016 年,在獲頒《基礎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后,中國廣電成為繼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后的“第四大運營商”,才開始涉獵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yè)務以及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yè)務。

然而,與資歷深厚、經驗豐富、專業(yè)度更強的三大運營商相比,被稱為“第四大運營商”的中國廣電明顯底氣不足。能否借助 5G 牌照,成為真正的運營商,是中國廣電最為關鍵的一次“翻身機會”。沒錢、沒人、沒基礎、沒經驗,在“四面楚歌”的形勢下,白手起家的中國廣電開始放手一搏。

沒人,那就調人來。2020 年 1 月 15 日,中國廣電迎來了首位通信系董事長。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原局長、黨組書記宋起柱接替趙景春擔任董事長一職。宋起柱歷任國家無線電監(jiān)測中心副主任,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位。對于想要轉型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中國廣電來說,宋起柱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這次調整也被業(yè)界認為是中國廣電加快 5G 建設的“大動作”。

沒錢,那就吸引投資入股。中國廣電的初始注冊資金僅有 40 億元,在 2020 年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現場,中國廣電與國家電網、阿里巴巴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國家電網、阿里巴巴分別出資 100 億元入股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獲得 9.88% 的股份。再加上母公司注資以及國網信通、酒泉鋼鐵等非廣電系資本入股,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直升至 1012 億元。

沒網絡基礎,那就加速整合,推進“全國一網”。此前,國家曾明確提出加快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 5G 建設一體化發(fā)展。為響應國家號召,中國廣電聯合省級網絡公司、戰(zhàn)略投資者共同發(fā)起組建形成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形成“統(tǒng)一建設、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品牌”的運營管理體系,開啟了“全國一網”行動。

沒經驗,那就強強聯手,合作共贏。2021 年 1 月 26 日,熱議許久的“移動廣電聯姻”終于塵埃落定。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在北京簽署“5G 戰(zhàn)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 700MHz 5G 網絡共建共享。一方是手握 700MHz“黃金”頻譜資源的新晉運營商,另一方是資金雄厚、用戶眾多、技術領先、經驗豐富的全球最大移動運營商,合作雙方堪稱“強資源 + 強實力”的最佳搭檔,坊間也笑稱是“中國廣電帶著 700MHz 頻段的嫁妝嫁給了中國移動?!?/p>

此種合作模式不論是對“新手”廣電還是“老手”移動,都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從更深的層面看,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的組合不僅是網絡的共建,更是業(yè)務生態(tài)的融合,創(chuàng)新打造“網絡 + 內容”的新生態(tài)。

決定成敗的“全國一網”

想將 5G 網絡廣泛融入千行百業(yè),就要保障“全國一網”的順利鋪開。中國廣電進入通信領域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將四分五裂的行業(yè)格局整合成團。在未進行“全國一網”行動前,全國各地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的對外品牌和形象多是以自己為主,相應的公司名稱、商標、業(yè)務范圍等各不相同。這與三大運營商相比更是顯得格格不入,如此發(fā)展對中國廣電建設 5G 網絡是極其不利的。

“全國一網”行動的重要性,對中國廣電來說不亞于 5G 建設??上驳氖牵壳啊叭珖痪W”整合工作正在不斷縱向推進。在“2021 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廣電總經理梁曉濤表示,中國廣電已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完成全國 24 家省級系統(tǒng)廣電網絡公司的整合工作。同時,自今年 3 月起中國廣電也開啟了 23 家非上市省級子公司的更名工作,目前已有 18 家完成了更名。

但業(yè)界對于中國廣電“全國一網”工作的推進一直不太看好 —— 分散的局面,加之最近 700MHz 頻率遷移首次招標失敗,更是為“全國一網”的發(fā)展前景蒙上了陰影。有專家認為,只有加快“全國一網”整合的步伐,打破有線行業(yè)發(fā)展的瓶頸,中國廣電才能從傳統(tǒng)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真正蛻變?yōu)橥ㄐ胚\營商。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在今年 7 月 1 日,中國廣電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雖然目前“全國一網”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想要整體實現“全國一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全國一網”真正實現之時,將是中國廣電真正蛻變?yōu)橥ㄐ胚\營商之日。

設備商眼中的“大蛋糕”

中國廣電在 5G 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透露,中國廣電計劃 2021 年開通 40 萬座 5G 基站,2022 年上半年計劃開通 48 萬座。此外,中國廣電已與中國移動共同完成了年內部署 700MHz 5G 基站 40 萬座總體建設原則和無線側主設備集采測試等工作。

而就在 2021 年 6 月 25 日,業(yè)界熱議的 700MHz 設備招標終于啟動。受中國廣電委托,招標工作由中國移動代表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進行,采購總計 480397 座 5G 700MHz 宏基站。

如此大規(guī)模的設備采購無疑成為設備商的爭搶目標。盡管此次招標多家中標的概率極大,但收獲較大市場份額才是設備商們的最終追求。業(yè)界普遍認為,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都將是有力的競爭者。有專家預測,華為與中興可能成為最大贏家,愛立信、諾基亞和中國信科可能獲得較小市場份額。不論哪幾家中標,都將對中國廣電 5G 建設起到助推作用,2022 年上半年能否按計劃開通 48 萬座基站,設備商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不僅積極推動 5G 建設,中國廣電也將適時著手發(fā)放 192 號段,推出特色套餐,讓大家盡快享受到中國廣電的高品質服務。同時,中國廣電也更加注重創(chuàng)建 5G 新生態(tài),推動 5G 應用融入千行百業(yè),積極探索 5G 技術承載新的信息傳播、文化娛樂、智慧廣電和新媒體,促進傳統(tǒng)媒體和新型媒體的融合發(fā)展。因此,對于設備商乃至全產業(yè)來說,中國廣電這塊“大蛋糕”絕對不能錯過。

共建共享或許還有“變數”

不同于以往的合作模式,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即一方出頻譜資源,一方出資,各取所需,公平合作。合作協議對雙方共同建設 700MHz 無線網絡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新建、擴容、更新改造由雙方按 1:1 比例共同投資,700MHz 無線網絡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資產由雙方按照 1:1 的份額享有所有權;雙方均有權充分使用 700MHz 無線網絡為各自客戶提供服務;雙方分別作為 700MHz 無線網絡的項目建設單位,各自履行建設程序。在如此詳細的協議敲定后,業(yè)界基本認為“電聯”共建 700MHz 似乎已經不太現實。

但也有專家認為,近年來通過鐵塔公司模式、“電聯”合作模式等前期試點,多個運營商開展各種類型的共建共享已經不成問題。同時,全網通終端成為業(yè)內主流,也可以打破運營商之間的頻率瓶頸。該專家認為“電聯”加入 700MHz 共享不是“天方夜譚”。

中國廣電手握的 700HMz 頻段一直都是業(yè)界的“香餑餑”,即便中國廣電已經與中國移動簽訂了共建共享合作協議,坊間依舊流傳 4 家共享的消息。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中國聯通 2020 年度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就曾表示,共建共享 700MHz 頻率,對于 4 家電信運營商而言,都是機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云勇也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將“數字鄉(xiāng)村”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和 700MHz 頻譜資源,定位于覆蓋包括鄉(xiāng)村地區(qū)人口在內的全體移動通信用戶的基礎公共資源。故此,關于 4 家運營商共建共享 700MHz 頻段的傳聞一直未斷。

今后“電聯”能否加入 700MHz 頻段共享,還需拭目以待。不論是兩家共享還是 4 家共享,這其中還存在著很多實際的困難需要一一解決。即便未來會有政策調整,但對于中國廣電來說,腳踏實地,立足當下,建設好一張信號穩(wěn)定、方便好用的 5G 網絡才是目前最重要的目標。

“第四大運營商”的突破

“5G 牌照不僅是頒發(fā)給中國廣電的,還是給予整個廣電行業(yè)的資質。差異化的競爭不僅是企業(yè)間的差異化發(fā)展,更是廣電行業(yè)如何利用移動通信加上已有的有線電視和無線電視,實現‘媒體 + 網絡’融合的全新探索?!痹鴳c軍在“700MHz 技術與產業(yè)應用研討會”上說道。內容制作出身的中國廣電從技術上摸索出了與另外三大運營商差異化發(fā)展的突破點 ——5G NR 廣播。

中國廣電高層也曾多次公開表示將大力發(fā)展 5G NR 廣播。有專家表示 5G NR 廣播有助于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fā)展,借助廣播電視服務融入到公共安全、應急通信、防疫救災、工業(yè)互聯網、物聯網等千行百業(yè)的不同場景中。但從目前來看,5G NR 廣播進展并不盡如人意。

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達 9.89 億戶,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更是高達 99.7%。此外在短視頻時代,互聯網行業(yè)紛紛推出了 OTT TV、短視頻、網絡視頻等視聽產品,吸引了大批用戶。同時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借助自身寬帶網絡基礎和用戶數量,大力推動 IPTV 走進千家萬戶,這些對于 5G NR 廣播的發(fā)展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5G NR 廣播的優(yōu)勢對于中國廣電來說是得天獨厚的,5G NR 廣播的成敗還要看中國廣電對 5G 廣播如何定位,如何尋找可行的商用模式,抓住機會,將路鋪得更遠。

今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廣電 5G 規(guī)?;ㄔO和應用的起步之年。只有加速完成清頻任務以及“全國一網”行動推進,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具有廣電特色的 5G 網絡在全新行業(yè)發(fā)展時期的競爭力。也希望中國廣電能如宋起柱所言,“今年,中國廣電將乘勢而上,決戰(zhàn)‘全國一網’整合和廣電 5G 一體化建設與發(fā)展。中國廣電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張安全可靠、綠色可信、敏捷智能的 5G 網絡。”